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AKG 線材費用統計

mini XLR 端子 約5K
  • TA3FBX
  • TA3FLX
  • TA3FX
  • TA3FLBX
  • RT3FC-B
  • TA3FSH
  • Oyaide


1/4' (6.3mm)TRS 端子 約5K
  • FURUTECH FP-704
  • Oyaide P-285T 


線材約30K(絕不誇張...因為Mundorf就佔一半了)
  • CANARE L-2T2S
  • MPS Pa-325
  • Oyaide PA-02
  • 鍍銀密纏線
  • 純銀線
  • Mundorf合金線East FAI
  • occ多芯銅


約1K
  • FURUTECH S-070
  • Oyaide SS-47


其他工具不計...
加上K702 13K
加上Q701 9K
總計63K...

現在仔細計算起來...
才發現到我有多喜歡K702/Q701

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

給新手...

器材只是器材,
只有器材是沒有意義的
喜歡聽音樂,是一件好事...

之前受限於隔音和空間大小的問題
讓我又重新踏入耳機的世界

我認為
最重要的是訊源(DAC/CD PLAYER/DAP...)
其次是耳機/喇叭
最後才是擴大機
(線材和電源是另一個階段)


選擇耳機最重要的是
"舒適度" 和 "重量"
一隻要戴上數小時的耳機
縱使它可以發出有如天籟般的聲音
但是戴起來不舒服...再好聲我也不會考慮
其次才是聲音表現...


我自己戴過最合適,最輕鬆,不壓頭
連聽幾小時也感受不到酸痛的是
SONY MDR-SA5000
它不像一般耳機夾頭的感覺強烈,像是包覆一樣
而且它很輕,就配戴感而言它是我有耳機中最好的

不過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差異
"所以試戴耳機真的很重要..."

要不要買耳擴?
如果你拿耳機插上隨身聽後發覺不錯~好聽~
再拿耳機上耳擴試試吧!
有好聽到值得另外花錢買耳擴嗎?

其實對很多耳機來說,耳擴絕對不是必要的...
很多耳擴有另外加上調音,當下可能會加強聽感的印象
但是原本的音樂整體韻味就消失了...
很多人說線材是暴利...其實很多擴大機也是...
買耳機順便買個耳擴?沒買耳擴推得不好?
其實很多是商人的推銷手法而已...

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

貓真是可愛啊~

有些任性
有些黏人
讓人捉摸不定

微笑的躺著曬太陽
或是
吃飽後滿足的樣子

真是好可愛啊!

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

如何選擇線材

一條線最基本的條件要有
紮實:拿起來晃不會有聲音,線身有固定好,穩定
均勻:就是沒有不平整的突出或是凹陷,也不會有特別重的地方

使用在系統上只有兩大類
訊號線
電源線
(訊號線又分為類比用/數位用)

很多 人指線材是玄學
很多人說前端只有2~3mm,換再粗的電線也沒用
很多人說線材不用太粗,因為只會用到表面

其實把自己不瞭解的東西,當作是妖魔鬼怪看待還蠻常見的
(不過我還是不相信神話和宗教...有著太多人為痕跡存在了...)
線材的原理網路上有很多文章說得天花亂墜,神奇...甚至是荒謬...
其實可以相信的或是值得相信的內容很少

線材的原理我也不是很了解,雖然有讀過電磁學和電子學
但是電子學將許多東西簡化了,大量使用模型,
電子學內容是使用快速有效的方法來設計和解決問題
細部的東西需要由其他學問來解釋...
所以看到純粹用電子學來說明線材的或是提出質疑的
一笑置之就好啦~
電磁學對於電磁波的傳遞,介質中的電磁波有許多可以學習的,
不過相當細部的東西,像是音響線材相關的,也是找不到的

同理,墊材也是...
玩家都是換上之後,才能瞭解到線材和墊材對系統的影響...

不過經由經驗,大家可以慢慢的歸納出一些道理
銀線
銅線
鍍銀線
單芯線
多芯線

未完...

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

耳機線修改

之前做的Oyaide PA-02 for AKG K702
呈現出的線條和細節,立體感都不錯...
不過和手邊一些耳機線相比,會有呈現略近,音場稍小的感覺
那是因為這條線的地線是直接使用隔離網的關係

原本打算試完這條線之後,就改焊成RCA訊號線
可是在一連串的換線之後,系統上都是銀線了
這條耳機線就這樣維持了半年之久...
之後又入手了同樣是PCOCC-A導體的Acoustic-Revive RHC-2.5AK
相比之下,我做的這條PA-02 音場略小了點
在一股衝動之下...開始思考如何修改...Qrz

當初原本想用單芯銀作地線
不過考慮到多芯線搭配單芯線
即使用相同的線徑的銀線,兩者表面積會差很多
(因為mini XLR的關係,要焊上相同表面積的單芯線是有難度的)
((加上現在高貴的銀價...))
那就還是採用PA-02吧

所以另外再購入了2米PA-02
要再加以製成1左1右2地的結構
礙於端子的大小
只能將PA-02的外皮剝掉
這很可惜...PA-02的一個賣點沒了
(無鹵素聚乙烯材質對緩衝有一定效果:就是可以避震...)

這次將兩條PA-02作成一條
訊號作一個屏蔽加上地線最外是第二層屏蔽
也就是訊號和地的屏蔽其實是分開的
銲錫採用Oyaide SS-47
TRS和mini XLR都沿用
(Switchcraft 鍍銀miniXLR+Oyaide P-285T TRS)

雖然有之前製作PA-02耳機線的經驗
不過兩條PA-02,共4股線加兩層銅網
要塞進mini XLR和TRS還是很困難...
花了三倍的時間,最後終於完成了...

將線接上測試後
一聽之下,會心一笑~
再聽,更是開懷大笑~
修改得很棒~整個寬度都跑出來了~
差別就像 "見樹"變成"見林"一般

真是高興,所謂DIY的樂趣就是這樣子^^b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補充...
材料費用約 4.8K

  • PA-02  4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200
  • Switchcraft 鍍銀miniXLR 650
  • Oyaide P-285T TRS         700
  • 錫 隔離網 熱縮套           300
因為miniXLR真的不好塞
光是原線身的 2股 加 金屬網 直上
就要比一般的線要花更多功夫
(當然還有些小技巧... :P )

要到四股包兩層金屬網...
不加工的話,連 P-285T TRS都塞不下去...

所以一般店家不會接這種CASE的
(敝人相信只有PTT耳機版的某位達人願意承接)
而我也沒有時間幫忙代工...不用來信問我啦 XD
(最重要的是:要收錢難算,收了錢以後的售後服務很難搞...
原本打算要作些線材試試建立口碑,後來還是放棄了...^^  )

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

建立被音樂包圍的環境


Hi-MD 終於被宣佈即將下檔...
幾年來使用MD作為隨身和家用的感覺其實還蠻不錯的
雖然轉錄需時,不過也已經將常聽的專輯都MD化了
出門/回家....幾片MD就可以讓不同的機器共享音樂了

不過由於Hi-MD的下市...
下一步如何佈置音樂來源就應該多加思考....

iDevice很流行,介面設計人性化
iPod/iPad 控制簡單
iTunes要整合音樂非常容易
而且加上AirPort Express可以輕易的達成
"每個房間都有音樂,而且可以各自控制 "
不過iTunes不吃FLAC/APE...
那就否決啦XD

一台理想的機器必須有的功能
1.無失真的檔案:可以讀WAV,FLAC,APE,最好有cue分曲功能
2.操作介面簡單
3.可以不開電腦:聽音樂和玩電腦可以分開來
4.支援外接儲存裝置:外接硬碟/SD card/或可以讀電腦上的檔案
5.有螢幕可以選歌,當然必須有遙控器
6.可聽廣播:是不是數位到不在乎,不過港都/Kiss/飛碟是基本的...

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整理
最後選擇了Logitech Squeezebox Touch (SBT)

它的檔案支援豐富
(包山包海~也支援cue分曲~)
MP3, FLAC, WAV, AIFF, WMA, Ogg Vorbis, HE-AACv2, HD-AAC, Apple Lossless
WMA Lossless, APE, MPC and WavPack(另外解碼)

操作介面就像一般的DAP那樣直覺,簡單
可以有線或是無線方式連接網路

Touch有內建tiny server      
可以單機管理及播放SD card/外接硬碟中的檔案

或是在電腦/NAS上安裝Squeezebox Server <--- 管理檔案和控制播放機器
也可以連上網路聽數位廣播(國內我常聽的都有!國外也一堆~)

曾經在音響展中看到
使用iPAD作為選曲,操作的遙控器
以WIFI連結Mac book 輸出到DAC再給喇叭的系統

相較於上面說的系統
我將音樂檔案全部整理好後分別存放於電腦和NAS中
網路設置在同一個無線AP下,NAS與電腦有自動定時同步資料夾的功能
所以音樂檔案的備份做的還不錯
新CD買來只要轉到電腦上,就可以自動備份

播放使用SBT另外輸出到DAC,由於NAS有支援DLAN
只要有支援的音響或是手機或是隨身聽
都能藉由同一網路播放NAS中的音樂

而操作介面上
SBT的觸控介面很方便,也有遙控器
也可以使用手機作選曲和控制
羅技也有推出iOS和Android的APP
iPAD上也有很棒的iPeng HD可以使用

目前的配置是
另外接KingRex線性電供(SBT的電供算很好找)
音樂檔案在電腦和NAS上(新CD轉到電腦,NAS有固定時間同步電腦的資料夾)
SBT同軸外接到SHARK DAC

以上 (有想到什麼在補充了 XD )

BTW,也有另一個比較便宜的方案:google Roku Soundbridge

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

Jazz / Bossa Nova 推薦

Bebel Gilberto
John Coltrane
Carol Welsman with Symphony Orchestra
Jane Monheit
Carpenters
Keith Jarrett Trio
Louis Armstrong What A Wonderful World
Eva Cassidy
Katherine Jenkins
Veronica Mortensen
Celtic Woman
Aiza Seguerra
Lisa Ekdahl
Sophie Milman
Diana Krall

ROON建置成本

之前在家聽音樂 傳統方法是用CD或是MD 串流用的是 LMS(Logitech Media Server) +各式的Squeezebox產品+ iPeng遙控 將LMS架在NAS上負擔不大,而且音樂都是存在NAS上,LMS也可以掛上Spotify和Tidal 曾經試用了2輪ROO...